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11-27
- 访问量:151
【概要描述】引子—山穷水尽的困惑 用“困惑!”来描述我们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的老板们心境最恰当不过了。其实,也不仅仅是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的老板,在整个中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中,又有几个不是生活在“困惑”之中呢?尤其是化工企业,更是如此。 越来越严格的安全、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的税收政策,越来越高的最低工资标准,越来越高的产品技术标准……,所有这一切,都在打压着中国绝大多数中小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企业的原有竞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概要描述】引子—山穷水尽的困惑 用“困惑!”来描述我们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的老板们心境最恰当不过了。其实,也不仅仅是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的老板,在整个中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中,又有几个不是生活在“困惑”之中呢?尤其是化工企业,更是如此。 越来越严格的安全、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的税收政策,越来越高的最低工资标准,越来越高的产品技术标准……,所有这一切,都在打压着中国绝大多数中小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企业的原有竞争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11-27
- 访问量:151
引子— 山穷水尽的困惑
用“困惑!”来描述我们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的老板们心境最恰当不过了。其实,也不仅仅是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的老板,在整个中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中,又有几个不是生活在“困惑”之中呢?尤其是化工企业,更是如此。
越来越严格的安全、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的税收政策,越来越高的最低工资标准,越来越高的产品技术标准……,所有这一切,都在打压着中国绝大多数中小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企业的原有竞争力,加上贷款、产业准入等等越来越高的门槛,使得这些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的本质的变化。搬迁还是关门?这个严峻的问题,已经摆在中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企业老板们面前。中国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正处在从春秋时期向战国时期转变的历史阶段。
最近几年,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招商引资。甚至在很多地方,招商引资已经成了地方经济的唯一动力。所有的优惠政策,土地的,税收的,规费的等等都向招商引资企业倾斜,一时间,老企业无形之间就受到了冷落,于是在这些企业老板心里,或多或少就有了一些不平衡,有了一些怨气,从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追求长远发展的积极性。毫无疑问,一个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离不开投入,尤其是来自外部的增量投入,因此,立足于经济长远发展的招商引资政策无疑是正确的,这一点已经被许多发达地区所证实。然而,招商引资从短期看,还是会带来一些问题,主要是政府资源的大量倾斜,使得这些从外面招进来的企业在短期内还无法对地方财政产生贡献,甚至在刚开始的二三年里,地方政府还要对新进企业进行补贴,因此,就眼前而言,地方经济的支柱,还是要靠老企业做支撑。然而,问题就在于这些老企业多年来积累下来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化工企业在环保与安全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已经无法支撑这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老企业的何去何从,已经不仅仅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也是地方政府不可回避的难题。
艰难的抉择
2009年5月1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璜土新星化工厂有毒气体泄露事件震惊了整个江阴,并且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迅速传遍了全国。这就是著名的“511”事件。
事件发生以后,当地政府迅速采取了一切有效措施来减少对当地社会的负面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对所有化工厂采取了停产整顿和限期搬迁的强硬措施。一张张安民告示张贴于每个化工厂的门前。这对于本来已经处于金融危机漩涡中的化工厂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化工厂的老板们,一下子都被这当头一棒打得晕头转向,不知前途何在了。然而,作为全镇最大的化工生产企业,江苏富菱化工有限公司的管理层们则显得非常的淡定,除了每天一轮一轮的应急会议以外,还有一个议题成了每天甚至是每时每刻都在这个企业中被反反复复的提到-----加快搬迁!
2009年,作为全市“退镇进园”中唯一的化工企业,很多人都惊奇于富菱化工似乎有种未卜先知的先见之明。“511”事件重创了璜土所有的化工厂,但是却催生了一个转折。而这个转折,从富菱化工的搬迁就已经开始了。
对于这次搬迁,无论是璜土镇的化工厂同仁,还是富菱化工的企业内部,“511”事件之前,争论就从未停止过。提起这个富菱化工,在江阴,尽管真正知道其全名的人并不一定很多,但是提起进入璜土三角地那个化工厂,则是无人不知。最近几年来,舆论的漩涡从未离开过这个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老企业。随着太湖蓝藻事件的爆发,企业管理层敏锐的认识到,无论怎样努力,再在原厂址继续生产下去,这条路已经走到了尽头。2006年3月,富菱化工正式向当地政府提出了搬迁的要求,而当时,他们的想法非常简单,所谓的搬迁,就是换个远离老百姓的地方而已。搬迁的消息一出,各个地方的招商局就纷纷找上门来,盐城的、如东的、连云港的等等,一时间,搬到哪里去这本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在如此之多的诱惑面前,反倒成为困扰富菱化工管理层的难题。一次次的考察,一次次的研究,反复权衡、反复比较和反复计算,最后,在镇长顾少农的鼓动下,他们圈定了位于江阴石庄的临港新城新材料产业园,这个江苏省级化工园区作为企业的最后落脚点。也就是在这一次次的考察中,一个问题渐渐成了富菱化工管理层谈论的主要话题:难道搬迁,仅仅就是换一个地方生产吗?接二连三出台的国家管理政策,外地政府不断变化的态度,和百姓坊中不断的各种传言,都使得企业管理层不得不重新审视企业搬迁的定位。如果仅仅是换个地方生产,那么搬迁就无异于穿新鞋走老路,而这条老路,究竟还能走多久呢?
2007年夏季,璜土葡萄节如期举行,为了保证葡萄节的顺利进行,政府要求部分化工企业停产,而这一停,断断续续就是七十多天。也就在这时,富菱化工管理层下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心—企业转型!所谓转型,就是企业的发展方式,完全摆脱以往传统的生产模式,以安全和环保作为企业经营的先导,以人本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的最高原则。战略确定了,接下来就是技术方案的选择。首先是生产工艺废水的处理方案。在中国的不饱和聚酯行业,关于工艺废水的处理方法,历来有焚烧法和生化法之争。焚烧法就是用焚烧炉将废水烧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处理彻底,没有废水排放,缺点是成本高;生化法就是先将废水稀释,将高浓度COD降到一定程度,再通过生物厌氧菌的方法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这种方法优点是运营成本低,缺点是处理不彻底,而且冬季效果很差。虽然早在1998年“太湖治污零点行动”之时,富菱化工就已经采取了焚烧法处理废水,但是,面对越来越多的国内同行都在采取生化法这种低成本处理手段,企业管理层中也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为了最终确定废水处理方法,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四处出访,考察世界上主要同行的先进经验,日本、德国、美国、荷兰,一圈跑下来,最后还是下定决心:把废水烧掉,实现零排放。水的问题解决了,更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味道,一直是所有化工厂都面临的难题,也是近年来人们议论的焦点。如果说,废水解决方案的难点主要是成本问题的话,废气解决方案的难点在于根本就没有现成的有效方案可供选择。尽管也有一些专业公司找上门来,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经过实地考察,最终结果都不理想。寻找废气处理的最优方法,就成了富菱化工企业转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拆了装,装了又拆,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近百次的试验,直到2009年中旬临搬家前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把这套废气处理装置试验成功了。这套装置不仅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而且成了富菱化工区别于国内同行最明显的标志。
人们说,办理搬迁手续最困难,其实,比这手续更困难的是搬迁的思路,以及为了实现这个思路而进行的转变。手续更多的是程序问题,而思路的转变,则要企业付出创新的代价。企业转型,说起来容易,从技术层面上讲,要想做到也并非难如登天。然而,为什么那么多化工企业止步于转型,停滞于搬迁?说穿了,还是个成本问题。因为转型的直接后果就是成本的大幅度增加,靠什么来支撑转型后的企业能够继续生存下去,才是企业转型的关键。这个难题对于富菱化工而言,也同样存在。而他们的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开源节流。开源,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自己产品的档次,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附加值。到企业搬家之时,富菱化工多项产品获得省科技新产品称号,多项产品通过了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挪威的技术认证,2007年获得“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在搬家前期,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节流,就是降低消耗来降低费用。这其中,节水成了富菱化工一项卓有成效的降耗措施。2007年,富菱化工获得“江苏省节水型企业”称号,每年减少的水耗超过三百万元人民币。
2006年3月到2009年9月,在长达三年半的时间里,富菱化工走过了一条艰辛的思想炼狱之路。痛苦的思索,艰难的选择,不断的创新,伴随着这个企业走过了一千多个不眠之夜。现在回过头来看,庆幸的是,他们“以企业转型求生存,以技术升级求发展”的搬迁思想,为这个老企业的未来,奠定了一个新的坚实的基础。这一点,从搬迁后富菱化工新的面貌上,我们才有了深深的感触。
老兵新传,再创辉煌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江苏省环保厅检测中心的一份检测报告,这是一份对富菱化工新厂区正常生产状态下无组织排放的臭气浓度检测结果,检测时间是2009年11月9日至2009年11月11日,连续三天不间断检测,生产负荷率超过百分之八十五。按照国家标准,允许排放的臭气浓度标准单位为2000,而对富菱化工的检测结果,最低值为72,最高值为131,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这个结果,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这个老企业的转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2009年12月8日至10日,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第39届年会在江阴举行。会议日程中有一项内容就是参观江苏富菱化工化工有限公司的新厂区。与会代表被富菱化工新厂区的一块牌子、一条河、一个屏幕和两只烟囱所吸引。
一块牌子,是悬挂在富菱化工研究所门口的“江苏省不饱和聚酯树脂工程研发中心”这块牌子。江苏省是全国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发源地,这个行业中全世界所有来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全部集中于江苏,因此,江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不饱和树脂行业的地位可想而知。而这块牌子的背后,饱含着富菱化工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无数艰苦努力。在全国数百个不饱和聚酯树脂场中,富菱化工如果说有什么特别,其实就是两个不同。一个是最早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一个就是二十年如一日坚持技术创新。1989年,当第一个集装箱满载着富菱化工的纽扣树脂走出国门的时候,人们还不曾想到过,将来这个企业有着怎样的变化和发展。在随后的岁月里,一个个集装箱从小小的璜土镇发往香港、日本、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比利时、印度、越南、埃及、阿联酋等几十个国家,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富菱化工几乎垄断了中国这个行业的出口业务,富丽牌树脂,成了中国不饱和树脂的代名词。靠什么支撑了富菱化工的产品走出国门?技术进步无疑是唯一的答案。
走进富菱化工研究所现代化的实验室,各种功能一应俱全,从质量检验、产品开发到应用技术服务,涵盖了企业所处行业的所有技术领域。说到技术进步,产学研合作在这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富菱化工在与大专院校的合作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1988年其著名的888A纽扣树脂的诞生,就离不开上海化工设计院和上海华东理工大学那些专家教授的指点和帮助。而搬迁后的富菱化工,正在与南京工业大学合作实施着一项规模更大,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更为长远的产学研计划,从现有产品的优化、中期技术的拓展到长远技术发展战略方向的选择等多方面展开。在过去的两年里,富菱化工以第一起草人和主要起草人身份参与了九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树立了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企业研究所门口那条1000M带宽的高速互联网光纤,吸引了每个来访者,也展示了这个企业未来技术进步的前景。对于那些在低端市场苦苦挣扎的大多数同行来讲,富菱化工的这块牌子,能够给他们怎样的启示呢?
一条河,就是围绕着富菱化工新厂行政区的一条人工河,这条深达七米多的景观河,带给富菱化工的不仅仅是美好的景色,还是一个生产循环用水的蓄水池,一个能够提供一万多吨水的消防应急池,同时也为全厂所有的厕所提供了卫生用水,连冲马桶都不用自来水,富菱化工在节水方面所下的功夫可见一斑。冷却水消耗,一向是树脂生产中浪费比较大的资源,而节水改造涉及到企业的许多基础设施的重新设计和施工。投资一千五百万,每年节约三百万吨水,成了富菱化工在建设新厂中的大手笔。由于国家对新建化工企业要进行水资源消耗评价,因此水耗标准就成了年会期间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富菱化工在节水方面的探索,给那些同样想搬家的同行们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同时也是一个有益的启示,那就是,这条路非走不可了。
一块屏幕,就是富菱化工生产车间里面的计算机屏幕。对于那些在车间里面搬了十几年阀门的老操作工来讲,怎么也不会想到,如今要坐在空调地板的计算机房来控制树脂的整个生产过程,就连远在几百米外的原料泵,也可以轻点鼠标就能控制自如。也许对很多石化行业来讲,DCS算不上什么神秘的技术,然而在中国的不饱和树脂行业,这可是一件新鲜事。树脂的技术含量,除了性能指标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质量的稳定性。以往的树脂生产,主要靠工人的经验来控制工艺参数,用手工测试来决定反应终点。当决定采用浙江大学中控公司的DCS系统来代替手工操作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公司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一部分人担心DCS太先进,工人掌握不了;一部分人担心,采用了自动化,自己就要下岗没饭吃。反复的动员,反复的培训,无数次的艰苦调试,在经历了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之后,首套国产全功能树脂生产DCS控制系统在富菱化工投入使用,这标志着国内树脂生产企业的工艺控制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生产高质量树脂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往人们认为,化工产品的技术核心就是配方,其实配方的性能能否得以实现,工艺手段和设备才是关键。我们很多企业热衷于偷配方,挖技术人员,而不愿意在工艺装备上下功夫,结果往往是同样的配方和同样的人,生产出来的东西却不一样。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工艺手段的进步。那一双双盯着屏幕的操作工人的眼神,也许能够告诉我们这个既浅显也深奥的道理。
两只烟囱,一个是废水焚烧炉的烟囱,一个是气体净化器的烟囱。前来参观的年会代表,久久的伫立在这两只烟囱面前,他们在思考,思考着富菱人的勇气,思考着富菱人的智慧。不要说几百万的投资,据测算,就是这两只烟囱一年的运行费用都要超过七百万元人民币,对于绝大多数不饱和树脂生产厂来讲,这绝对是一个连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没有绝处逢生的决心,没有彻底转型的勇气,没有解决问题的智慧,是不可能实现这样的变化的。 从江苏富菱化工有限公司长达三年多的搬迁转型升级之路中,我们能够得到怎样的启示呢?作为一家老化工企业,搬迁只不过是手段,转型才是过程,而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升级。只有转型才能生存,只有升级才能发展。转型是升级的前提,而升级是转型的方向。老企业要想获得新发展,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正如古人所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新闻
-
新富菱、新气象、新航程、新目标
2021 年 12 月 25 日下午 3 时 18 分,宜兴市兴合树脂有限公司与江苏富菱化工有限公司重组签约仪式在江阴喜来登大酒店隆重举行。宜兴市兴合树脂有限公司陈彬彬总经理与江苏富菱化工有限公司赵子刚总经理携双方公司股东出席本次会议。 江苏富菱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 1978 年,是一家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深厚的复合材料底蕴的企业,是中国民营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先行者,是中国纽扣树脂和人造石树脂的摇篮,在复合材料的模压,拉挤,缠绕,冷藏车,救生艇等行业有较高的知名度。 宜兴市兴合树脂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4 年,在复合材料行业深耕近 30 年,年产销不饱和聚酯树脂近四万吨,产品主要应用于拉挤、BMC 行业,在行业享有很好的口碑。 双方坚信,这次重组是强强联合,在技术,产品,服务,市场各方面都会起到 1+1>2 的效果。 在董事长陈彬彬的带领下,在老股东的关心下,新富菱全体将士将拼搏奋斗、务实创新,从优秀走向卓越,做行业排头兵,屹立于中国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之林!新富菱的明天一定会走得更稳、行得更远,为中国复合材料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也希望复合材料行业的新老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爱护,支持新富菱的发展。在此祝愿中国复合材料事业欣欣向荣、日新月异、引领世界复合材料的潮流! - 江苏富菱化工有限公司参展2010年JEC 2018-11-27
- 江苏富菱维权打假终于尘埃落定 2018-11-27
- 玻璃钢夹砂管道设计、制造工艺技术培训班圆满结束 2018-11-27
- “十一五”期间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的发展回眸及“十二五”期间发展的展望 2018-11-27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8-11-27

江苏富菱化工有限公司(Jiangsu Fullmark Chemicals Co.,Ltd.)是由跨国公司日本三菱商社与江苏富丽化工集团公司下属企业合资组建并技术合作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专业生产、销售不饱和聚酯树脂及胶衣...